高血壓患者胡亂停藥會增加中風風險?拆解黃金三小時迷思

高血壓患者胡亂停藥會增加中風風險?拆解黃金三小時迷思

teaser image
腦神經科專科
李常威教授

據香港衛生署數據統計,香港每年平均約有三千多人死於腦血管病,在2020年,就有高達3,165宗死亡個案,是繼心臟病、肺炎及癌症後的第四號殺手。而中風(Stroke)是最常見的腦血管病。1腦神經科專科醫生李常威教授表示,有高血壓、高膽固醇及高血糖的人士較易出現腦部血塊堵塞血管而引發的缺血性中風。「三高」真的不能忽視,所以,今次「關你血壓事—問醫D」就邀請了李教授為我們解答有關中風的常見問題。

問:什麼是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和小中風?

答:「中風」是指腦內血管病變,腦部血管「阻塞」或「爆裂」,令腦組織不能得到充份的營養和氧氣,受影響的神經細胞因而壞死,產生各種中風症狀。2

中風可分為兩類:3-5

缺血性中風 (Ischemic stroke)是由於腦血管中因血塊阻塞,血液流不到腦部令細胞壞死以致中風。香港缺血性中風的病例佔七至七成半。6

出血性中風 (Hemorrhagic stroke)即是指腦血管破裂而腦出血所致的中風。長期性的高血壓、外傷、過量使用薄血藥、血管畸形或血管壁的脆弱點爆裂都有機會引致腦血管破裂。

另外,大家經常提及的小中風,學名「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是由於腦血管內有血塊,堵塞引致短暫性腦缺血,因而產生與中風一樣的症狀並維持約數分鐘。但可能因血塊細小,一段短時間內血塊可能會自行流走,被堵塞的血管再次有血液流經,腦細胞由於在短時間再次得到血液供應所以沒有損毁,二十四小時內症狀亦會隨之消除。

問:中風有什麼先兆?2,7

答:我們的身體有四條動脈從頸部伸延至腦部,再形成腦部三條主要的血管,除腦幹外,分別在腦部的前、中、後位置,以供給腦部所需要的營養。只要其中一條出現堵塞,就會影響腦內的正常運作從而誘發不同的中風症狀。

中風普遍症狀包括單眼的視力模糊,眼前像窗簾突然關了漆黑一片,原因是眼血管堵塞引致,但數分鐘後便會恢復;此外,由於負責手腳活動的腦部血管堵塞,就會引致手腳突然發麻和無力;控制言語的腦血管阻塞亦會令患者口齒不清;小腦被影響時,身體會突然出現舉步困難、昏眩、失去平衡或協調、視覺有重影等症狀。

剛才提及的小中風,大家絕對不要輕視。因為不是每一次阻塞腦血管的血塊都能自行流走,只要關鍵時間一過,腦細胞亦會永久受損,演變成腦中風:患者或會突然劇烈頭痛、暈昡、嘔吐、眼斜、視覺模糊、出現重影、流口水、吞嚥困難、失去認知能力、嘴歪、言語不清、面部或肢體無力、麻痺、癱瘓,通常出現於身體的其中一側、大小便失禁、感覺麻木、行動困難,身體失去平衡、半身不遂,嚴重者昏迷甚至死亡。

問:患有高血壓會增加中風的風險嗎?

答:在我的臨床經驗中,大部份中風患者都同時患有高血壓。由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患者的血管會在一段時間後逐漸硬化,血管容易阻塞或爆裂從而誘發中風。所以患有這三種疾病必須盡快醫治。尤其是患有高血壓人士,血壓偏高時,不正常血管會很容易爆裂,造成出血問題。而且,高血壓患者不宜胡亂停藥,因為突然停藥會令血壓突然飆升,血管更容易爆裂。另外,導致中風的危險因素有吸煙、年齡大、過重、缺乏運動、懷孕、有家族度史等,其他疾病如睡眠窒息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會令中風危險倍增。近年,中風人士的發病年齡有下降趨勢,年輕人中風成因多與先天血管問題有關。1,3

問:中風後的「黃金三小時」 是搶救關鍵?如何影響患者日後的復健?

答:中風後不代表在三小時內搶救最好,而是越快搶救越好。因為人腦主宰思考、語言、運動等功能,腦部一旦缺血,腦細胞不能得到充份的營養和氧氣,自然無法正常運作,受影響的神經細胞會在六小時內壞死。

大家常說的「黃金三小時」是指在指定時間內進行治療以減低腦細胞損壞的機會,其實最好在一小時內能打通堵塞的血管,壞死細胞就會越少,成效就會相對提高。當然三小時過後也並非必然失救,只是疏通血管的成效會相對較低,而且危險性增加,因為其中的溶栓治療(Thrombolytic therapy)很容易引發併發症如血管撕裂造成腦出血的風險。9

總括而言,搶救的時間是分秒必爭,越快得到醫治,併發症越少成效越高,腦出血機會減少,復康的程度及速度相對亦會較好。

問:中風會導致什麼併發症?6

答:中風引起的併發症會因應不同情況如中風時間的長短、位置或壞死腦細胞掌管身體的哪種功能而衍生出不同程度的症狀。例如掌管說話的細胞堵塞或壞死,就會誘發失語症;吞咽肌肉受影響會引致患者吞嚥困難或食物誤跌入肺部而引發肺炎;負責運動神經細胞受損會令肌肉失去活動能力而令患者容易跌倒或骨折;需臥床、少郁動、筋腱萎縮或半身不遂患者整天躺在床上,臀部、腳跟及肩膀等部位因長期和床褥接觸,受到壓力,會長出褥瘡、皮膚便會潰爛,甚至發炎。痙攣亦是常見的併發症,有三分之一的患者都會有痙攣問題,影響手腳功能,但如果在復康過程中,使用藥物治療如肉毒素減輕痙攣的影響,可有助提升康復成效;此外,中風後可引起嚴重的綜合痛症,可分為三大類:8

肌肉骨骼疼痛:中風後的患肢力量不足,可能使肩關節不穩定,造成肩關節脫位,傷及肩部關節及肌腱等軟組織,肌肉骨骼相關的肩膀感到疼痛,而通常會被動作誘發,例如將手舉高。研究指出,大約40-50%中風患者會有肩膊痛症,適當的藥物及物理治療可有效改善。10

中樞性疼痛(Central post-stroke pain ;CPSP):原因是支配肢體感覺的神經傳導受中風影響而誘發半身疼痛。這個疼痛與動作無關,不動都會痛。患者中8-14%會有中樞性痛症,如服用藥物後未能改善,可使用重複經顱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rTMS)治療,有效改善腦細胞功能從而減少疼痛。11

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CRPS):上肢從肩膀到手可能會有疼痛或水腫,而且痛覺過度敏感,例如輕碰或甚如風吹過亦覺得極度疼痛,嚴重甚至會導致肌肉萎縮以及指關節紅腫攣縮。南方患者有大約5%有此痛有此痛症,北方人患者相對較多,有30-40%會患有此痛症。CRPS暫時沒有根治的方法,適當的藥物及物理治療可舒緩痛症。

問:中風癱瘓後,會有恢復的可能嗎?

答:每個中風患者的病情有所不同,治療方案要視乎腦細胞損毁情況和位置而定,專科醫生會進行評估及安排相應的治療方案。適當的治療能提升恢復的速度及成效,例如言語問題需配合言語治療師協助醫治。研究指出,腦細胞一旦死亡,其負責的功能便會失去,不能復原。12 中風後功能能否恢復,不是靠治療壞死的腦細胞,而是靠訓練未運用過的腦細胞。透過不斷重複訓練,現存的腦細胞會代替已死亡的細胞,而失去的功能亦因為細胞重複訓練而有機會恢復。中風後的三至六個月內訓練是最佳時機。因此,中風患者多做運動鍛鍊患肢,大部分在三至六個月內都能夠恢復一定程度的力量。訓練越早開始並配合適當的治療,手腳活動功能會恢復得更快。相反,不正確地進行復康治療,身體會習慣不良的姿勢,長遠會衍生更多問題。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指訓練的成效與訓練的次數相關,原理和服藥一樣,必須按時按量按次數才有效。 13

現時,復康治療有多種先進的方法,大致可分為兩大類:14,15

不斷重複的訓練方法:

機械人輔助運動治療 (Robotic assistive therapy;RAT),機械臂可輔助進行運動治療。另外,心象演練訓練 (Mental imagery;MI) ,患者集中注意力在內心演練某些動作(Mentally rehearsing),能促使腦部運動,腦內皮質發生變化,効果和真正身體動作所引發的變化一樣,能改善中風患者的上下肢活動能力。

腦部刺激療法:

透過腦部直接刺激療法如跨顱直流電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或重複性跨顱磁刺激療法(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在腦外圍運用電流直接刺激患者腦內未運用過的細胞,有效地訓練細胞,恢復之前失去的功能。

每個患者腦內損毀程度或備用細胞儲備量都不同,所以治療效果亦會不同。治療方法或進度會視乎患者病情而有所調整。

問:有什麼方法能預防中風?

答:預防中風必須有效控制誘因,如控制「三高」能有效防止血管硬化。如出現中風相關的症狀,即使輕微亦必須盡快求醫。而患有誘發中風的相關疾病如阻塞性睡眠窒息症、心房顫動等必須接受適當治療,並聽從醫生吩咐準時服藥、覆診及定期做身體檢查。

以上內容僅供學術分享或參考之用,並不代表其他醫生及醫護專業人員的意見。有關您的個人健康或治療情況,請向您的醫護人員查詢。

參考資料:

1. 香港衛生署. 二零零一年至二零二零年主要死因的死亡人數. 心臟病.Available at https://www.chp.gov.hk/tc/statistics/data/10/27/380.html. Accessed on 03 May

2.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 Available at https://www.chp.gov.hk/tc/static/90076.html. Accessed on 03 May 2022

3. Mayo Clinic. Stroke Symptoms and Causes. Available at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stroke/symptoms-causes/syc-20350113. Accessed on 03 May 2022

4. Texas Heart Institute. Types of Strokes. Available at: https://www.texasheart.org/heart-health/heart-information-center/topics/types-of-strokes/. Accessed on 03 May 2022

5. Better Health Channel.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TIA). Available at: https://www.betterhealth.vic.gov.au/health/conditionsandtreatments/transient-ischaemic-attack-tia. Reviewed on 31 July 2013. Accessed on 03 May 2022.

6. 醫院管理局-智友站. 中風 https://www21.ha.org.hk/smartpatient/SPW/zh-hk/Disease-Information/Disease/?guid=29ac1219-3d68-4378-a2bd-09e111da3650. Accessed on 03 May 2022

7. Healthline. Symptoms of a stroke. Available at: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stroke/symptoms#symptoms. Reviewed by Seunggu Han on 16 October 2019. Accessed on 03 May 2022.

8. Treister AK et al. Demystifying Poststroke Pain: From Etiology to Treatment. PM R. 2017

9. 醫院管理局. 急性缺血性中風—靜脈溶栓治療. https://www.ekg.org.hk/pilic/public/Stroke_PILIC/Stroke_IntravenousThrombolysisinAcuteIschaemicStroke_0308_chi.pdf. Accessed on 03 May 2022.

10. Gamble GE et al. Poststroke shoulder pain: a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association and risk factors in 152 patients from a consecutive cohort of 205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stroke. Eur J Pain. 2002

11. Kumar B et al. Central poststroke pain: a review of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Anesth Analg. 2009

12. Hutchins JB, Barger SW. Why neurons die: cell death in the nervous system. Anat Rec. 1998

13. Bumrungrad International Hosiptal. Robotic Training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 https://www.bumrungrad.com/en/health-blog/december-2014/robotic-training-stroke-rehabilitation. Accessed on 03 May 2022.

14. Liu KP et al. Mental imagery for promoting relearning for people after strok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04

15. Edwardson MA et al. New modalities of brain stimulation for stroke rehabilitation. Exp Brain Res. 2013

原文出自Healthies 健康人

內容由腦神經科專科醫生李常威教授提供

[ #中風 #高血壓 #降血壓 #高血壓與腦中風 #高血壓中風原因 #高血壓中風前兆 #高血壓中風關係 #中風前血壓 #中風血壓控制 #腦中風血壓 #預防中風 #中風恢復 #中風併發症 #中風黃金三小時 #中風搶救 #中風先兆 #缺血性中風 #出血性中風 #小中風 #腦神經科 #李常威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