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 「風」喪膽,說的是「中風」,可能是毫無徵兆下,隨時奪去性命,即使獲救,腦細胞亦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損害令身體機能受損,引致半身不遂、說話及吞嚥困難,甚至思維和記憶力變差等。雖然中風的後遺症可以很嚴重,但隨着醫療科技發展,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系榮譽臨床教授李常威醫生指:「把握復康黃金期,配合跨專科復康訓練,成果更有效而且顯著。」
中風有先兆
中風是「腦血管病」普及統稱,李常威醫生指中風病人當中,有20-30%病人是腦血管爆裂,其餘大多數,即約70%是腦血管栓塞引致的。腦血管受損會令部分腦細胞不能得到充分的養分及氧氣,因而令腦細胞失去功能,有可能引致身體不同部位不同程度失去功能。「其實中風前很多時都有小中風先兆,如會突然講不到話、眼瞼像突然下垂了看不見東西或手腳突然郁動不到,可是在一至兩分鐘就回復正常,這都可能是小中風,很多時有這情況後一至兩個月就有機會中風,所以別輕視小中風,需要儘快求醫,及早治療了解病況,有助預防及降低中風的風險。
三至六個月黃金康復期
腦神經細胞因中風受損程度每個病人都不同,李常威醫生指一般而言,中風病人糖尿和血壓水平回復正常後,就可以開始復康療程,黃金期為中風後的三至六個月,「腦神經結構好複雜,不同的受損位置會影響不同的身體機能,雖然受損的腦細胞不能修復,但腦內其實仍有千萬個腦細胞仍未用到,康復方案就是包括訓練未用過的腦細胞,代替受損腦細胞的功能,愈早訓練愈好,因為讓腦細胞自行學習的話,及後再訓練就困難好多,效果亦肯定較遜色。」基於每個中風病人的情況都不同,所以李常威醫生認為跨專科的復康療程最理想,「所以除了以藥物和手術治療外,也需要如物理治療師、言語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家、營養師等作跨團隊療程。」近15年腦神經科學研究一日千里,研究證實腦部不同部位未用過的腦細胞,通過重覆鍛鍊可以達至良好的代替效果,在先進的復康儀器幫助下,可以事半功倍。
機械腳每次重複鍛鍊500步
以往物理治療師為半身不遂的中風病人做復康療程只是靠人手扶著病人步行,利用半球形板給病人鍛鍊平衡,手指張力亦只是依賴病人自己發力鍛鍊,病人負擔這樣大的體力鍛鍊,效果很多時未如理想。物理治療師指近年流行的機械腳,有別於傳統輔助練習步行器具,機械腳本身是一個外在骨架,可視乎病人狀態設定練習模式訓練行路,「因為中風病人往往只是半邊身失去活動能力,步行時左右步伐不一致就容易失平衡。不同程度的被動或主動模式訓練,讓病人在不同的康復程度時亦可以調節步行練習,令每次療程都可以步行多達500步甚至1000步,相比起以往每次只能行50至100步的練習有效得多,重覆的練習可以提高病人腦細胞的可塑性,復原效果自然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