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边面不自主抽搐! 一文了解面肌痉挛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许多人都经历过「眼皮跳」的情况,通常是因为紧张或疲劳,并且往往会自然缓解。但有些人不但眼皮跳动,就连嘴角,甚至整个面部都会抽搐,这已经不属正常现象了。医学上称该症状为「面肌抽搐」或「面肌痉挛」,多数发生在中年女性身上。临床表现为单侧面部肌肉不自主跳动,尤其在紧张或疲劳时情况更加严重。眼皮的间歇性收缩闭合可能会影响视觉,另外,面部肌肉频繁抽搐亦对正常社交和工作带来极大困扰。

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

为何会出现面肌痉挛?

造成面肌痉挛的病因主要由於面神经根部离开脑干位置,受到邻近异常走行的血管压迫,例如椎动脉或小脑动脉,导致神经包膜受损。这种损伤会干扰神经纤维之间的正常传导,產生神经讯号的短路,从而引发面肌抽搐的症状。

椎动脉压迫面神经

椎动脉压迫面神经

如何诊断面肌痉挛?

如果怀疑出现面肌痉挛的症状,建议諮询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医生的专业意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从而诊断是否存有其他神经功能障碍,并排除眼瞼痉挛、肌张力异常、甚至颅内病变等可能病因。必要时医生或会安排磁力共振脑部检查,以排除颅内肿瘤或血管性疾患。

面肌痉挛有甚麼治疗方法吗?

药物治疗是面部肌肉抽搐的一种选择,包括抗脑癇类药物或镇静剂,但这些药物的疗效通常有限。相较之下,注射肉毒桿菌毒素於受影响的面部肌肉中是更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通常涉及对眼皮和嘴角等部位进行少量或多部位的注射。注射效果通常可维持叁个月,但需要定期重复注射,且长期疗效可能会减弱。

肉毒桿菌毒素注射部位

肉毒桿菌毒素注射部位

另外,还有一种治疗方法是进行微血管减压手术,这是针对病因性治疗,主要适用於症状严重、肉毒桿菌注射无效或不希望长期注射的患者。手术过程首先会於耳后开颅,形成大约4-5厘米的手术伤口。然后在手术显微镜的辅助下,将异常贴近且压迫着面神经根部的血管推移开,并在其间放置隔离物料﹙称涤纶棉垫Teflon﹚, 使血管和神经永远分离,从而解除血管对神经根部的压迫。手术全程通过神经监测,可减少併发症和提高治癒率。据统计,约85-90% 的患者可以完全缓解症状,且復发率低,但这种手术可能有一成机会对听力產生影响。

微血管减压手术,於受血管压迫的面神经中,置入隔离物料。

微血管减压手术,於受血管压迫的面神经中,置入隔离物料。

总括而言,对於轻微的面肌痉挛,建议可以定期观察病情变化。如果症状严重到影响生活,则可考虑於面肌注射肉毒桿菌毒素或进行微血管减压手术。

内容由神经外科专科陈勇医生提供

[ #面肌痉挛 #椎动脉 #面神经 #肌肉抽搐 #微血管减压手术 #间歇性收缩 #神经外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