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小孩易患尿道炎,醫生拆解常見成因、治療及預防方法

teaser image
尚至醫療
健康資訊

研究發現近6成女性會在一生中患上尿道炎、膀胱炎等泌尿道感染疾病(Urinary Tract Infection),當中每3位就有1位在24歲時出現至少一項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療的病徵。[1] 女士的盆底有三個通道,包括尿道、陰道和肛門。由於三者結構相近,位於肛門和陰道外圍的細菌有機會在如廁後或性行為期間帶入尿道,形成尿道炎。若細菌經過尿道逆游到膀胱,就會變成膀胱炎。男性的尿道約長18-20公分,但女性的尿道只有2-3公分,因此女士患上尿道炎的機會比男士高出8倍。另外,約7%因發燒而求醫的一歲以下兒童是尿道炎發病,病因除了衛生因素,還有尿道畸形、閉塞、倒流等結構性問題。

泌尿道感染高危因素

  • 衛生習慣:來自肛門的大腸桿菌是常見感染泌尿道的細菌,所以如廁後應該由前向後擦拭,避免細菌接觸到尿道。性行為也可能將外陰部的細菌帶入尿道,因此性交後排尿可以降低尿道炎風險。
  • 糖尿病:當多餘的糖分無法被吸收而過濾到尿液中,便會形成細菌易於滋生的環境,而且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較低,容易受到感染。
  • 長期使用尿片或護墊:嚴重糖尿病、認知障礙症、中風等行動不便的患者長期使用尿片而沒有頻繁更換,則容易患上尿道炎。紙尿片、衛生巾、護墊應該每兩三小時更換一次,因為血液、尿液或糞便加上人的體溫(37.5度)非常有利於細菌滋長的環境。
  • 長期病患:長者膀胱退化、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患者可能無法排清小便,尿液長期積存在體內會滋生細菌,造成尿道炎。排尿困難也容易形成膀胱石,當外來細菌逆流到膀胱便能輕易地附在膀胱石上。
  • 孕婦:懷孕期間,子宮漸漸膨脹及壓住膀胱,未能排清小便,容易滋生細菌。同樣道理,經常習慣忍尿也會增加感染風險。

常見的尿道炎病徵

  • 小便時感到赤痛、灼熱
  • 尿急尿頻,但每次只能排出小量尿液
  • 急性膀胱炎可引致小腹脹痛(近恥骨三角位置)
  • 尿液混濁,有時用廁紙清理時會發現有血
  • 腎臟受到感染可能會出現發燒、腰背痛、作悶、嘔吐

治療與預防尿道炎

抗生素是治療尿道炎的主要方法,患者應該按醫生處方完成整個療程,因為如果只服一、兩天便停藥,細菌會繼續留在體內,使尿道炎復發。

充足的尿量有助沖洗尿道細菌到體外,平時應該多飲水。糖尿病或尿道結石患者,應從根本入手接受治療,才能預防泌尿道感染。有統合分析發現,食用蔓越莓(cranberry)可以減低年輕至中年女性尿道炎復發的機會達到35%,不過對長者、兒童、神經性膀胱、長期佩戴導尿管患者的成效存疑。[2]由於蔓越莓可能會使人腸胃消化不良、藥物相冲反應,額外的卡路里也會使體重增加,如有疑問應該諮詢醫生或營養師。

醫生團隊

[ #尿道炎 #小便赤痛 #尿急尿頻 #抗生素 #蔓越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