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日常生活講求分秒必爭,加上互聯網無處不在,在資訊超載的環境,一心多用已成常態。 廿四小時無間斷播放的真假新聞報導、社交媒體觸發的內心衝突、引發複雜的人際和政治紛爭,以至網絡上充斥着按個人喜好度身訂造的宣傳推廣和網購廣告…… 接收過量資訊令大腦壓力水平顯著增加。
這種「數位化注意力危機」使人體持續處於「作戰或逃跑」反應﹙fight or flight response﹚的狀態,讓大腦接收錯誤訊息,誤以為長期面臨威脅或處於危機。另一方面,個人對工作、財政、健康、家庭和感情上的種種憂慮,亦會額外加重心理負擔。雖然適量的壓力可以化為推動力,使人進步向前,但壓力過高會導致神經系統繃緊,甚至令人瀕臨崩潰。
在佈滿壓力的氛圍下,很多市民都出現不少身體、認知、情緒與行為方面的相關症狀及學會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若壓力嚴重或長時間持續,就有機會損害腦部及其他生理功能,引起一連串問題,包括: 焦慮、驚恐、抑鬱、暴怒、成癮行為、經前煩躁、厭食、暴食,以及其他精神和慢性身體疾病。而本身已有潛在生理和心理問題的人士,更會面臨較高的發病風險。值得注意的是,精神健康問題可引發顯著的身體症狀,這令受壓力影響而出現身體不適的人士會為了確認病因,接受許多不必要的體檢和干預措施。
幸好,雖然很多精神健康問題仍然未得到足夠關注和適切處理,不過,即使是久未處理的問題,都是可以治療或治癒的。
雖然在數碼化的高速生活時代,資訊爆炸與壓力是難以完全避免的,但我們可以因應外在環境,憑着大腦的可塑性自我調適﹙neuroplasticity﹚,學習應對壓力的新策略。採取簡單易學的方法,透過恆常實踐,逐步提升抗壓能力﹙resilience﹚。
• 以深呼吸及散步來滋養功能;
• 每日調教自己的腦時鐘,從而調節其他身體內的生理時鐘;
• 度個數碼假期,「花」時間與真實的人面談及交往;
• 透過健康飲食,增強大腦及腸道微生物組的功能;
• 以靈活的思窈編輯世界;
• 學習重拾自我覺察的能力,接納自我;
• 追求夢想,而不只是發夢「上車」;
• 如何尋求最新最有效的療法,如認知行為治療及/或較少副作用的藥物治療;
• 從自己壓力重重的獨特體驗恢復過來後,了解人生其實意味着甚麼。
內容由精神科專科李誠教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