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

中風影響部分腦細胞所支配的身體功能受障礙

關於中風

中風的醫學名稱為「腦血管疾病」,是因腦血管出現閉塞或爆血管等原因,導致使腦細胞喪失去血液、氧氣和養分供應,最終令到腦細胞受損或死亡,繼而影響到該部分腦細胞所支配的身體功能受障礙,例如活動及語言機能。而中風主要分為三類: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及暫時缺血性中風和缺血性中風。

缺血性中風 (Ischemic Stroke)

即急性腦血管閉塞,八成中風患者屬此類別。由於輸送血液到腦部的血管硬化,導致血管狹窄或閉塞。一般而言,是由於血塊或脂肪積聚血管所致。有些血塊是因為心律不正(心房顫動)所引致血塊在心臟形成的心源性缺血性中風。亦有因為頸動脈血管硬化收窄而引致。這些因素可以及早防範,盡早治療以預防中風。

出血性中風 (Haemorrhagic Stroke)

出血性中風俗稱「爆血管」,意指腦血管破裂造成出血成因是腦血管破裂而造成出血,產生的血塊壓迫腦細胞,及影響供血。長期高血壓是主要的成因,。其他原因包括腦部受到撞擊、服食薄血藥或抗血小板藥等。

常見症狀

根據統計,香港每年約有2萬5千人中風,即平均每天接近有70人發病,是本港的第4號殺手,也是引致成人傷殘的主要原因。然而,大部分份中風病人事前均無先兆,惟影響卻非常深遠,倘出現以下病徵,就要小心盡快求醫,以減低中風的後遺症。主要病徵包括:

  • 身體局部感覺麻木,例如一邊臉、單邊肢體或身軀。

  • 肢體無力,尤其是身軀單側、單肢;身體突然失去平衡能力。

  • 言語不清、流口水、吞嚥困難、嘴歪;視力範圍減小,或眼睛肌肉失調、出現重影。

  • 神志不清、昏迷;突發性的劇烈頭痛、持續暈眩等。

何謂小中風?

小中風在醫學上稱為暫時性腦缺血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症狀與一般中風相似,但較為輕微。由於只是暫時性的腦血管阻塞,大多維持5至20分鐘,大部分的症狀亦會在24小時內恢復,並不會對腦部造成永久損害。研究發現,約有3成小中風患者會發展成大中風。因此,若出現小中風的症狀,切勿因症狀消失而忽略其嚴重性,一定要盡快就醫,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機會。

高危人士

美國心臟/中風協會表示,中風的風險會隨著年齡而增加。55歲以上人士的風險更是每10年增加一倍。45歲以上男性及55歲以上女性均是腦中風的高危一族。而家族中有中風病歷,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或曾患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心房纖顫或小中風的人士,更要格外小心。另外,年紀大,肥胖,血膽固醇過高,吸煙,酗酒等都會增加中風的風險。建議具以上高風險危因素的人士定期接受中風風險評估,及早作出適當治療及改善生活習慣,以減低中風機會。

中風的診斷檢查

醫生首先會觀視察病人的症徵狀及身體機能,如活動能力、言語、視野和感覺等。醫生亦會進行多項臨床檢查,例如量度血壓、血膽固醇、血糖等,並亦會抽血檢驗血色素、血小板及凝血時間,了解病人是否有貧血、出血傾向及糖尿病等。另外,心電圖可檢查病人心跳,以排除心肌梗塞及心律不齊等情況。亦會安排病人照心電圖以監察心跳及排除心肌梗塞及心律不齊等情況。要分辨患者是出血性中風還是和缺血性中風,醫生一般會採用電腦掃描(CT Scan) 或磁力共振掃描苗(MRI)。而其他檢查包括頸血管超聲波及顱內超聲波等。

中風的治療方法

中風是非常嚴重的內科急症,可引致死亡或殘障。腦細胞一旦缺氧,短時間內便會壞死。中風的後遺症包括﹕,後遺症包括半身癱瘓、認知障礙、昏迷等。中風有黃金3小時的定律,即病人必須於病發後3小時內送院救治,醫生會根據病人的中風類別及身體狀況採取最合適的治療。

腦外科手術

緊急開腦手術的目的是協助出血性中風的病人治止血及清除積血。有研究發現,患有缺血性中風並有顱內大血管閉塞的患者,如能於發病6小時內進行血管介入機械取栓術,可增加患者功能之復原。另外,一些病人或需透過手術重新接駁血管、「通波仔」、植入金屬支架、切除動脈瘤或切除部分份頸動脈內膜等。

靜脈注射溶血劑

溶血劑必須在缺血性中風後3小時內使用,作用是將阻礙血流之栓塞溶解,恢復血液恢復流通,減少對腦細胞的傷害。然而,並不是所有每個人都適合使用溶血劑,例如癌症、心臟病、血管撕裂患者或凝血功能較差的病人便不適用。溶血劑必須在中風後3三小時內注射溶血劑才能發揮最大功效,否則藥效便會降低。醫生在進行注射前必須評估及衡量患者嚴重內出血的風險及預計治療成效。

中風的存活者當中,約一半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殘障或身體機能衰退。若能把握中風後3至6個月的「黃金復康期」,配合醫生、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和專業儀器的輔助,對患者重拾活動能力及改善生活質素而言有極大幫助。

預防中風

要預防中風,首要是減慢血管硬化的速度。除保持均衡飲食,避免進食含高飽和脂肪、高反式脂肪和高膽固醇的食物外,適當運動,、保持心境平和、,避免酗酒和吸煙等,都是有效預防方法。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或曾患有中風者,需定期檢查和接受適當治療,確保血糖或血壓處於正常水平。心房纖顫動或心瓣疾病的患者,因其血液較易而因滯留而產生血栓,需按醫生指示服用抗凝血藥或抗血小板藥來預防中風。若心房纖顫動的患者經醫生診斷為不適合服用此類藥物,亦可考慮接受微創左心耳封堵手術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sion)來減低中風風險。若經檢查發現頸動脈嚴重硬化的患者,可考慮透過外科手術,切除已硬化的頸動脈內膜; 或透過放置頸項部動脈支架來擴張收窄的血管,增加血向流量。

醫生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