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敏感
鼻敏感经常鼻塞打喷嚏﹖如何减少鼻敏感发作的机会?
「每逢转季,我儿子便会经常揉鼻,起床后更会不停打喷嚏及流鼻水,晚上又会因为鼻塞而影响睡眠质素,上学时总是没精打采的」 以上的问题,相信困扰着不少家长。鼻敏感若不好好控制,有机会併发出鼻竇炎或中耳炎,甚至影响嗅觉及味觉,家长们实在不容忽视。
鼻敏感的成因与症状
鼻敏感,又称过敏性鼻炎,大约困扰着四成的都市人。儿童一般在2-3岁左右发病。当我们受到致敏原的刺激后,身体的免疫系统为了排除异物,便会產生组织胺,令鼻黏膜膨胀,分泌物增多;更会派出「免疫球蛋白E类 (IgE) 」抗体来击退敌人。这些反应会使我们出现流鼻水、鼻黏膜肿胀、鼻塞、痕痒和打喷嚏等等过敏反应。致敏原可能是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东西,例如食物、花粉、尘埃、尘蟎、霉菌、动物毛屑等。温度和湿度的改变也是诱发鼻敏感的重要因素。鼻敏感与伤风感冒的症状容易混淆,若然父母稍一不慎,延误求医,鼻敏感有机会转化为鼻竇炎或中耳炎。
延伸阅读: 如何选择过敏测试﹖比较3种测试适合人群
如何减底鼻敏感发作的机会?
避开致敏原和保持家居清洁是控制鼻敏感的最基本方法。要完全避开致敏原不容易,但家长也不必感到灰心。经过多年的临床测试,洗鼻及使用消炎喷鼻剂其实是最有效控制鼻敏感的方法!洗鼻能把鼻腔和鼻竇里的分泌物和致敏原冲走,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减少敏感反应及復发次数。用作洗鼻的生理盐水不含药物成分,不会刺激鼻黏膜,故出现副作用的机会很微。家长可引导小朋友在早、晚洗鼻一次,以减少鼻敏感发作的机会。
延伸阅读: 清鼻教学影片
认识鼻敏感的药物治疗
当鼻敏感的症状较严重时,医生会处方药物,以控制病情。药物主要有叁种: 抗组织胺、通鼻塞药(分口服或喷鼻式) 及类固醇喷鼻剂。
抗组织胺(抗敏药)
抗组织胺固名思义是用作抑制组织胺的分泌,使鼻黏膜的微丝血管收缩,以减少鼻水分泌,同时可以紓缓鼻塞及痕痒的情况。
通鼻塞药(口服或喷鼻式)
通鼻塞药的作用是收缩微丝血管,能在短时间内舒缓鼻塞问题,但有机会引致心跳加快及血压上升,高血压或患有心臟问题的人士要特别注意。通鼻塞喷雾剂只适宜短期使用,若用多於5天便有机会出现反效果,一旦停用分泌物会比之前更多,令流鼻水及鼻塞的情况更严重。长期使用会对药物產生依赖性和抗药性,更有机会引致比鼻敏感更严重、更难治疗的「药物性鼻炎」。
类固醇喷鼻剂
类固醇喷鼻剂的作用是抑制免疫反应,使血管收缩,并有消炎及消肿的作用。很多家长担心长期使用类固醇会带来副作用,但其实用於喷鼻的类固醇只於鼻黏膜吸收,而且药物成份只是口服药的5-10%,副作用很少,能持续使用数月至数年。但要注意的是类固醇喷鼻剂是用作消炎的,并没有收鼻水和通鼻塞的作用。因此不要以为无效而停用或随意加大用量!谨记要遵照医生指示使用。
延伸阅读: 类固醇用得其所 带来正面效果
脱敏治疗
抗组织胺及通鼻塞药物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最有效控制鼻敏感的方法是持之以恆地洗鼻及跟随医生的指示使用类固醇喷鼻剂。假如患者接受洗鼻及药物治疗后,鼻敏感依然无法紓缓,可以考虑接受脱敏治疗。接受脱敏治疗的患者需每天於舌下注入少量含有致敏原成分的药水,疗程需持续数年,让患者身体可逐渐產生抗体对抗致敏原。
医生团队
相关资讯:
-
专科服务 - 儿童免疫、过敏及传染病科 儿科
-
体检服务 - IgE过敏血液测试
-
健康资讯 - 儿童敏感症系列之眼敏感 儿童敏感症系列之气管敏感 儿童敏感症系列之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