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
内容目录
关於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即是「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用於观察上消化道至十二指肠部分有没有异常情况,一般需时10至15分鐘。
胃镜检查使用的内窥镜包括一条很长的软管,而软管末端有一个镜头,用作拍摄上消化道裡面的情况。医生会将软管放入患者口腔,由喉咙慢慢伸入,然后进入食道、胃及十二指肠的第一及第二节。
检查的过程中,医生可透过内窥镜的镜头观察胃黏膜有没有出现发炎、溃疡、糜烂以及其他瘜肉的问题。
甚麼情况下需要做胃镜检查
香港人工作忙碌,食无定时,又喜欢饮咖啡浓茶,生活习惯十分伤胃。如果出现以下徵状,就应及早进行胃镜检查:
- 上腹长期感到不舒服,甚至经常胃痛,又找不到特别的原因
- 大便呈鲜红色或黑色,或怀疑肠道出血
- 不明原因的消瘦、食慾不振
- 长期出现胃酸倒流、吞嚥困难,以及进食时觉得食道不畅通,吞嚥时有阻塞的感觉
- 患有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
- 年龄超过40岁而有胃癌家族病史
检查功用
内窥镜若发现有瘜肉,医生通常会即时为患者抽取胃黏膜组织进行化验,透过显微镜详细检查是属於良性还是恶性。与此同时,医生亦会抽取患者的胃黏膜组织进行幽门螺旋菌的快速测试。
幽门螺旋菌在香港十分普遍,带菌者未必有明显病徵,部分人是在接受胃镜检查时才发现。幽门螺旋菌不单可导致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等,更可能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及早发现有助对症下药。
检查风险
整个胃镜检查过程需时10至15分鐘,内窥镜软管只会放入患者的食道,不会影响呼吸,但为减轻患者的不适,医生检查前会在患者的喉咙喷射局部麻醉药,并为患者注射镇静剂,好让患者在一个比较舒适及放鬆的情况下进行检查。
为了减低检查风险,患者须於检查前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历及正在服用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