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腦膜炎疫苗

甚麼是腦膜炎雙球菌感染

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是由柰瑟氏腦膜炎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es)或腦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 所引起的致命性傳染病。目前已知的血清型有13種,當中6種是致病的,包括A, B, C, X, W135和Y。嚴重的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可引致較罕見的流行性腦膜炎(包圍腦部及脊髓的內膜感染)或敗血病(血液感染)。在香港,每年約有10-20名確診的兒童感染個案,死亡率約兩成。即使患者能接受適切的治療,存活者中仍有10-20% 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包括喪失聽覺、腦部受損、腎功能受損、折肢、神經系統問題或植皮造成的嚴重疤痕。

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

腦膜炎雙球菌感染 (於國內稱為「流腦」) 主要通過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傳播,包括來自患者鼻和咽喉上的飛沫。病菌的潛伏期由2-10天不等,通常為3-4天。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是可以預防的。 目前香港有兩類的腦膜炎雙球菌疫苗。一種是可預防A、C、W135和Y型的結合疫苗; 另一種是B型的預防疫苗。兩類疫苗均沒有加入在本港兒童免疫計劃內。在國內,隨著A型及C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於2008年起已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納入國家免疫計劃內,A型及C型的感染個案已大幅下降; 而B型感染在中國以致全球則有增加趨勢。在2018年,香港50%的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是由B型引起的。其次是C、Y和W135型,分別佔20%,20%和10%。由於適合幼童的B型腦膜炎疫苗在2019年6月才開始在香港註冊,因此大多數人在年輕時接種的腦膜炎疫苗只能預防A、C、Y和W135型引起的感染。

誰應該接種疫苗?

任何人均可受腦膜炎雙球感染,但以下人士的風險較高,包括﹕

  • 5歲以下兒童,特別是嬰孩
  • 青少年
  • 患有免疫系統疾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
  • 前往腦膜炎雙球菌感染高危地區的旅客 (如非洲、沙特阿拉拍、北美或歐洲)

基於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的嚴重性和偶發性,2個月以上的兒童可考慮接種疫苗。

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

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注射位置出現輕微的紅腫和痛。5%的人士在接種疫苗後24小時內可能會出現頭痛、疲勞、腹瀉、過敏、食慾不振或發燒。這些都是輕微反應,一般會只持續1至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