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腎病科

腎病科是屬於內科的一門專科,專門診斷及治療腎臟及電解質相關的疾病。人體正常有兩枚腎臟,位於腰部兩側的後方。腎臟就如體內一個過瀘器,過瀘身體內的毒素及經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包括血液內如尿素、肌酸肝及尿酸等,協助平衡體內血壓、電解質及水分,排出額外體液,同時負責製造紅血球激素及協助製造維他命D,集多功能於一身。腎臟功能一旦受損,會導致血液內的毒素及水分積聚,甚至影響其他內臟功能。急性及慢性腎衰竭有機會透過治療而挽回受損的腎功能,然而如果腎功能無法逆轉而病情已達末期,便需要接受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

常見症狀
  • 小便變化:夜尿或小便變少、小便帶血(血尿、尿潛血)、小便起泡(蛋白尿)等
  • 水腫(主要出現在眼皮、下肢及腹部等位置)、氣喘、高血壓
  • 食慾減退、噁心、嘔吐
  • 疲倦無力(貧血症狀)
慢性腎衰竭常見的原因
  • 糖尿腎
  • 高血壓
  • 腎小球腎炎( 如IgA腎炎、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症及狼瘡腎炎等)
  • 腎結石
  • 遺傳性疾病(如多囊腎病)
  • 腎臟手術切除
診斷及檢查
  • 尿液分析:可檢測到尿潛血及蛋白尿
  • 血液檢驗:可檢查腎功能及電解質
  • 腎活檢病理分析
  • 影像檢查
治療方法

腎病若果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惡化下去有機會演變成腎衰竭。治療慢性腎病最重要的是找出引致腎功能衰退的根本問題並對症下藥。藥物治療有助控制病情,減緩腎功能衰退進程,並減低電解質紊亂、水分過多及貧血對身體的影響;然而若果發展至末期腎衰竭,便需要接受腎臟替代治療,其中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腎臟移植。

慢性腎病的五個階段
階段 估計腎小球過濾率(eGFR) 腎功能
第一期  ≥90 腎功能正常,但出現蛋白尿、血尿等腎臟損傷的狀況
第二期  60-89 輕度慢性腎衰竭
第三期  30-59 中度慢性腎衰竭
第四期  15-29 重度慢性腎衰竭
第五期  <15 末期慢性腎衰竭

藥物治療

在治療慢性腎病方面,藥物主要用於治療引致衰臟衰竭的潛在疾病。藥物治療亦能減慢慢性腎病的進程,延遲患者接受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的需要。另外,藥物有助治療其他相關症狀及疾病,如水腫及貧血等。

腎臟替代治療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俗稱「洗血」,即是將血液抽出體外,再經「洗血機」(又稱人工腎臟)清洗,將體內的毒素及多餘的水分帶走,然後將血液重新輸回體內。整個「洗血」過程約需3-5小時,患者每個星期要定時到醫院或洗腎中心接受兩至三次治療。

在進行「洗血」之前,患者要先透過手術建立一條「通道」,方便血液進出身體。其中一個選擇是接受「長期洗血喉」或隧道雙管血液透析喉手術,將喉管放進頸靜脈內,每次「洗血」時只需連結喉管於「洗血機」即可,並不會造成痛楚;另一選擇是在前臂進行自體瘻管手術或人工瘻管手術,將前臂的動脈連接靜脈,擴大靜脈以便洗血時更容易插針。接受此兩項手術的患者每次洗血時都要用兩支針管在廔管進行穿刺,或會造成痛楚,但習慣後痛感將會減小。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俗稱「洗肚」,是本港公立醫院較多患者接受的洗腎方式。「洗肚」前患者需先接受手術將一條導管植入腹膜,作為透析液進出腹膜的通道。腹膜透析是利用患者體內腹膜的巨大的表面積,將體內的毒素及多餘水分移除至腹膜內,再將透析液引流出體外。「洗肚」訓練程序結束後可在家進行,患者往後便不必到醫院、診所或其他醫療中心進行治療。

以人手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APD)來說,患者每次「洗肚」時需將約1.5至2.5公升的透析液經導管注入體內,數個小時後再將舊的透析液導出並再導入新的透析液。患者每天平均需更換透析液三至四次,每次需時約45至60分鐘。而接受自動化腹膜透析治療(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 APD)的患者只需每天睡覺前將導管接駁至機器,便可在8-10小時內自動完成「洗肚」程序,日間無需再「換水」。

腎臟移植

根據美國腎病資料系統2016年發布的數據,接受腎臟移植的末期腎衰竭患者的死亡率明顯比接受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的低,說明腎移植對治療末期腎衰竭有明顯優勢。腎移植雖俗稱為「換腎」,但大部分患者都是在保留原有腎臟的情況下,再移植一顆遺體或活體捐贈的腎臟到體內。移植成功後患者無需再接受透析治療,但需長期服用免疫抑制藥,防止排斥。

服務小冊子
醫生團隊

尚至醫療腎病科專科醫生

閱讀更多相關健康資訊

聯絡我們

+852 8102 2022
CustomerCare@VirtusMedical.com
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122號尚至醫療大樓9樓
香港中環畢打街1-3號中建大廈13樓1308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