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相關問題: 月經失調、經痛和非經期出血
甚麼是月經?
當女性踏入青春期,身體開始受荷爾蒙影響,卵巢內的卵泡受刺激下會周期性排出成熟的卵子。在一般的情況下,每次周期兩個卵巢中只有其中一個會排出卵子,而每次會排出一顆;與此同時,子宮內膜會增厚及充血,為卵子結合精子後著床而作準備。若果卵子沒有受精,子宮內膜連同卵子便會在排卵後大約兩星期自行剝落,經陰道排出體外,這就是月經。女性的月經周期因人而異,通常是21-35天不等,而經期持續的時間大約為2-7天。大部分女性會在10-15歲出現初次月經,並在45-55歲踏入更年期後開始停經。
常見月經問題
月經失調
月經失調是指女性月經週期或月經血量出現不規則或異常的情況。月經失調是不少女性常見的問題,尤其是正值青春期或更年期的女性。
月經失調的原因眾多,以下幾個主要因素均可能影響荷爾蒙分泌,繼而導致月經失調:
- 子宮病變﹕如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瘤/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瘜肉或子宮頸瘜肉等。
- 卵巢病變﹕如多囊卵巢綜合症。
- 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疾病
- 體重變化和飲食失調
- 劇列活動和壓力
- 藥物﹕如抗生素、抗抑鬱藥物等
月經失調症狀
經期紊亂
月經來的第一天開始,到下一次月經來前一天的日數,為之一個月經周期。每個人的月經周期都不同,21-35天之內都屬正常範圍,但若果周期忽短忽長,又或是過短或過長,都有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號。
經期過長
正常的經期約2-7天,如果經期超過7天便屬經期過長。
經血過多
一般來說,女性每次經期間的經血流失量約60-80cc。當然,實際測量經血量幾乎是不可能的。想知道自己經血是否過多,可留意經期間需用到的衛生巾款式及更換的頻率。如果平時需要使用加長及吸收力特強的衛生巾,每1-2小時就需要更換一次,而且每次衛生巾都被經血濕透,甚至需要使用產婦衛生巾或紙尿片,那麼你的經血量便算是比平常人多。如果經血中出現大血塊,或者出現血崩(大量經血湧出,弄濕衣物),甚至出現貧血症狀,如頭暈、心跳加速、氣促及精神不振等情況,便須儘快求醫。
經痛
經痛同樣是困擾不少女性的問題,患者會在月經前或月經期間在下腹部及腰部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脹痛及垂墜感。經痛可大致分為原發性經痛及繼發性經痛兩類:
原發性經痛
原發性經痛多數發生在較年輕的女性身上,症狀通常發生在經期的頭一、兩天,表現為絞痛、抽痛或痙攣性疼痛。這是由於子宮內膜產生過多前列腺素,令到子宮收縮。痛楚有時會延伸至大腿,並伴隨腰痠、胸脹、噁心及腹瀉等其他症狀,到經期後期會慢慢紓緩。大部分原發性經痛在年紀漸長或生過孩子後便會逐漸減輕或消失。
繼發性經痛
繼發性經痛則較常發生在青春期後的女性,成因與生殖系統病變有關,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纖維瘤)、子宮腺肌瘤、子宮瘜肉或盆腔炎等。繼發性經痛的範圍很廣,有機會影響腰部、尾龍骨、臀部、大腿等範圍,實際情況要視乎患者的病理。與原發性經痛相反,因病變造成的經痛會隨年齡增長變得愈來愈嚴重。
非經期出血
非經期出血是指經期之間的陰道出血。若果出血是規律性地發生在上次月經與下次月經的正中間,很有可能是排卵期出血。排卵期出血的血量不多,通常只有兩、三滴,屬於正常現象。但若果非經期出血問題不規律地發生,則有需要考慮會否是因其他狀況或疾病引致。首先要檢查是否懷孕期間的問題,如宮外孕、小產或流產。如排除了懷孕的可能性,則有可能是因內分泌失調、盆腔炎又或子宮頸瘜肉或子宮頸外翻(經常被誤稱為子宮頸糜爛)引致。子宮宮腔內長有瘜肉及肌瘤都有機會導致非經期出血,而最令人擔心的則有可能是子宮內膜癌變。不同成因會伴隨其他不同症狀,如出現持續性的出血,並且出血量愈來愈多,便要儘快求醫。
哪些月經相關的症狀需要求醫?
- 16歲仍未來第一次月經
- 45歲以前停經
- 停經後一年陰道再次出血
- 月經周期突然變得不規律
- 月經周期過長或過短
- 非經期出血
- 性交後出血
- 經血量過多
- 嚴重經痛
月經問題的檢查方法
女性應了解自己的經期狀況,可以用紙筆或一些手機應用程式紀錄每次經期的日子及出血狀況。假如發現有異常,應儘快求醫,查出問題的成因。主要的檢查方法包括:
- 子宮頸抹片檢查
- 經陰道/經腹部超聲波檢查
- 子宮鏡(宮腔鏡)檢查
月經問題的治療方法
月經問題的成因眾多,如果是因為壓力或生活作息不規律而導致月經失調,可以從調節生活節奏入手,學習放鬆心情,讓月經回復正常規律。然而,如果月經問題是由因其他疾病引起,便要對症下藥,透過藥物甚至手術治療相應的疾病。
藥物治療
醫生會針對不同的症狀及病因處方不同的藥物,例如是經痛的話,有機會處方止痛藥;經量過多,會建議服用止血藥或消炎藥;經期紊亂,則可透過荷爾蒙藥物如避孕藥改善。實際情況請諮詢醫生意見。
延伸閱讀:經痛應吃邊款止痛藥? 經痛配方同普通止痛藥有咩分別?
手術治療
假如月經問題是因子宮頸、子宮腔或卵巢病變而致,如出現瘜肉、肌瘤甚至惡性腫瘤,便有機會要接受手術治療。除了傳統的剖腹手術外,部分手術可以透過微創腹腔鏡或子宮鏡(宮腔鏡)進行。實際情況同樣要諮詢醫生意見。
醫生團隊
相關資訊:
-
專科服務 - 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