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 (Plantar Fasciitis)

足底筋膜炎 (Plantar Fasciitis)

陳國彪醫生

李偉俊博士
足底筋膜炎 (Plantar Fasciitis)又稱為「跑者足」,是常見的都巿病之一,臨床上女性患者的比例較男性多。患者在早上起床或久坐後站立時,腳踭或會感到刺痛,走一兩步路亦會感到非常痛楚。
甚麼是足底筋膜炎?練跑的人才有這傷患嗎?
足底筋膜是位於腳板最底下脂肪層的上層,在肌肉層之下,連接前掌和跟骨的一塊厚3至4mm的軟組織,有支撐足弓和保持關節穏定的作用。當我們站立、走路、上落樓梯或跑步時,足弓都會有一定程度的負荷,足底筋膜會受拉扯。如果負荷突然增加或者有日積月累的拉扯,連接跟骨的一端會出現發炎甚至撕裂。患者通在早上起床或或久坐後站立走路時有明顯的刺痛感,行走數分鐘或一段距離後便會感到舒服一點,但有些較嚴重的患者再多走一會又會再痛。這些傷患不是跑友的專科,不少需要經常站立和走路的職業如的售貨員、教師、空姐及搬運工人等也是足底筋膜炎的高危患者。跑友如果增加強度或里數過急,或有種種內在因素而令足弓負重增加,也可以受到這傷患困擾。此外,肥胖亦會增加患上足底筋膜炎的風險。

穿高跟鞋較易患上足底筋膜炎?
穿上高跟鞋後小腿因為腳踭升高而被迫收緊和縮短,如果長期穿著,跟骨會漸漸被小腿向上拉扯,連帶足底連接跟骨的筋膜也被拉扯,觸發筋膜炎。若能經常接筋於鬆小腿肌肉,便可避免這潛在的危機。
扁平足會引足底筋膜炎嗎?

有扁平足的跑友,不一定會因跑步而患上筋膜炎。雖然足弓扁平會使筋膜拉長,但也要留意其他因素﹕
筋膜彈性好不好?就算足弓每步受力時會向下塌使筋膜受拉扯,但彈性好的筋膜「能屈能伸」,拉長後又彈回原狀,不容易拉損。
足底的肌肉能否把足弓承托?肌力良好,跑步時可以幫助足部內翻,穏固足部並有助推進,抵償了扁平足的先天不足。
以上兩種因素是可以靠後天努力而改變的! 熱敷和適當的按摩放鬆可以幫助增加筋膜彈性,而足底小肌肉可以透過爪毛巾等動作訓練。再者,適當承托的跑鞋和矯形鞋墊也可以幫助有扁平足的跑友保護筋膜。

醫生如何診斷足底筋膜炎?
要診斷足底筋膜炎,骨科醫生會先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雖然這情況並不常見,但還是會先排除這種可能。然後醫生會替患者進行臨床檢查,患處一般在腳踭的位置,而患者的疼痛點則在腳底。醫生會用拇指為患者做一個壓力測試,按壓腳踭的相應位置,測試是否感覺痛楚。如果感到痛楚,那就是典型的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主要透過患者的病徵和醫生的臨床檢查,才能達至診斷目標。需要時,醫生會安排患者接受X光檢查,以確定筋骨沒有出現其他的病變。一些患者以爲照X光的目的是為了查看有沒有骨刺。但嚴格來説,在一般人當中,50%的人士即使沒有病徵,也可能出現骨刺。因此骨科醫生一般認爲骨刺並不是引致足底筋膜炎的主要成因。
足底筋膜炎如何治療?
如果臨床診斷是患上足底筋膜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替病人減輕痛楚。醫生會先處方消炎止痛類藥物予患者,以減輕疼痛。另外,也會轉介病人做物理治療。物理治療的主要目的有兩種,第一是要拉鬆小腿後面的筋腱,稱為「阿基里斯筋腱」,以紓緩足底筋膜炎的症狀。而部分病人需要物理治療師幫助拉鬆足底筋膜,以減輕疼痛。現時醫學文獻普遍支持衝擊波治療和運動治療足底筋膜炎。衝擊波療效的機理仍然有待科研證實,但很有可能與改善筋膜的供血和彈性有關。

運動療法主要針對小腿肌力不足而作的鍛鍊。經過物理治療及消炎止痛藥後,約八個星期後大部分病人的症狀可以紓緩八至九成。但一小部分病人在經過藥物及物理治療後如果仍未能改善症狀,便需考慮接受外科手術,使病人減輕痛楚。只有小部份不能採取保守治療的患者才會考慮使用外科手術,絕大部份的患者是不需要做手術的。
相關資訊:
專科服務 - 骨科
復康服務 - 物理治療服務
體檢服務 - 足踝評估計劃
健康資訊 - 膝痛知多少 不冋年齡群組的常膝痛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