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及腦神經系統復康 (11樓)

腦神經系統方面的困難對患者及其家人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的跨科際護理團隊致力於幫助患者克服各種神經系統疾病所引起的身心障礙。我們提供個性化的康復計劃,旨在恢復患者的工作能力、日常活動的獨立性、社區融合和生活質素。

我們的團隊在治療各種腦神經系統疾病方面經驗豐富

  • 中風
  • 創傷性腦損傷
  • 脊髓損傷
  • 腦癱
  • 柏金遜症
  • 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

成功康復的關鍵

  • 目標設定
  • 特定任務訓練
  • 高強度實踐
  • 跨科際團隊的關懷
  • 患者的積極參與

評估

康復都以綜合評估開始,這有助於個性化治療的設定,並為未來的進展評估建立基線。評估的範圍可能包括:

  1. 物理治療諮詢
  2. 基本體格評估
  3. 運動分析
  4. 步態分析
  5. 具體的平衡評估
  6. 跌倒風險評估

治療

整合循證治療配合先進的技術,旨在讓患者儘快康復。包括:

  1. 手動療法
  2. 練習療法
  3. 平衡和跌倒預防計劃
  4. 步態訓練計劃
  5. 機器人步態訓練
  6. 機器人手部療法

精選設備

機器人步態訓練裝置

  • 一種動力的髖膝關節醫療康復用途的外骨骼,用於全面的步態治療,專注於患者的平衡、重量分佈和步伐
  • 可變輔助控制,支援不同程度的運動損傷患者
  • 基於每個步驟後收集的步態數據進行自動輔助並重新調整,按患者的進度循序漸進
  • 能夠提供高劑量和高強度的訓練
  • 為患者和治療師提供卓越的康復體驗

上肢機器人計算機輔助設備

  • 機器人手部治療
  • 為手指康復提供機器人療法
  • 傳感器生物反饋運動治療
    • 具備各式運動傳感器的上肢和軀幹控制訓練
  • 手部功能和腦神經認知療法
    • 具備傳感器的上肢神經運動訓練和神經認知治療

用於步態訓練的體重支撐跑步機

  • 提供體重支撐的訓練
  • 提供進度報告和實時生物反饋,以評估步態表現
  • 確保舒適安全的訓練體驗

平衡系統

  • 多功能工具並滿足各種臨床需求的設備,例如平衡訓練和跌倒風險篩查等
  • 通過實時生物反饋激勵患者
  • 存儲可用於評估的數據和文檔

臥式踏步機 - 適合輪椅使用者

  • 促進心臟機能康復
  • 採用坐姿的優化鍛煉
  • 提供輪椅通道
  • 較少對關節施加不必要的壓力
  • 起動阻力低
  • 任何人都易於適應

中風

中風是指腦部血管因受阻塞或破裂,腦部組織無法得到充分的養料和氧氣,神經細胞因而壞死,並衍生各種神經症狀。分為兩類型:一種是由血管阻塞所造成的缺血性中風,另一種是由出血所造成的出血性中風,都會對腦部功能做成損害。中風是一種醫療緊急情況,及時治療至關重要。

[更多中風治療及預防中風檢查計劃資訊]

症狀

常見的中風症狀包括:
  • 講說話含糊不清,胡言亂語,甚至不能說話
  • 暈昡、失去平衡和動作的協調
  • 嚴重的頭痛,可能伴有嘔吐或頭暈
  • 其中一邊的視力有困難,視力模糊、變暗或重影
  • 一手或一腳無力,手腳麻痺,通常只發生在身體的一側

如果發現任何這些跡象,請立即撥打當地的緊急救援電話號碼。不要先等待症狀停止才尋找救援, 每分鐘都很重要。中風未獲治療的時間越長,腦部損傷和殘疾的可能性就越大。

成因及預防

常見的缺血性中風風險因素,包括心房顫動及各類心臟病、高血壓、高膽固醇或糖尿、肥胖,以至各類不良生活習慣如吸煙、缺乏運動等。

多項研究發現冬季是中風比率最高的季節,溫度每下降攝氏5度,中風比率即上升10%,醫學界認為,這主要與溫度下降令血管收縮,從而令血壓飆升有關。而與此同時,患者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改變,亦增加了中風風險。

因此,宜在冬季做足各類防中風措施,包括注意飲食,若本身已為中風高危族 (如長者、「三高」及心臟病患者),更應保持節制。另外,亦應注意保暖,例如在室內加裝暖爐、嚴寒時間避免進行戶外活動等。

值得留意的是,大約1/4比例的病人在中風前會出現「小中風」徵狀,例如半邊身無力或麻痺,雖然徵狀只持續短時間便會消失,但病人不應視作等閒,建議立即求診接受檢查。

預防措施包括:定期健康檢查,經常量血壓,保持心情愉快,規律的運動,均衡的飲食,少鹽少糖少油少吃動物內臟,遠離煙酒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患者應配合醫生的指示。

治療及康復

中風分有出血性中風、缺血性中風兩種,是目前 (2017年) 香港第四號致命疾病。中風三個月內的死亡率大概是百份之三十,而生存者當中,透過治療有超過一半能夠回復自我照顧能力。兩成的病人有嚴重殘障,對長期的醫療及家庭的負擔,皆具有很重大的影響。

復原因素有多方面,包括:腦部受損的嚴重程度,中風的類型、範圍及位置,有否併發症,中風前病人的自我照顧及活動能力,病人家屬及照顧者的態度和支持等等。適當的康復治療支援亦甚為重要。 

病患後首三個月是康復黃金期,目標是剌激神經可塑性 (neuroplasticity),爭取恢復身體活動機能,讓患者重新學習活動及技巧。長期的治療目標,是提升和保持身體活動機能,減低中風後遺症影響,例如壓瘡、肩關節半脫臼、跌倒及骨折等,以便返回工作及日常活動並提升生活質素。

本中心設有多項治療及康復服務,包括:

  • 電腦互動遊戲上肢活動訓練
  • 機械手、腳訓練
  • 心肺及肌肉耐力訓練
  • 心肺及肌肉耐力訓練互動遊戲訓練
  • rTMS 和 tDCS
  • 超聲引導肉毒素注射

脊柱損傷

脊柱任何部位受損,通常會導致損傷部位下方的身體功能永久發生變化,生活的各方面都可能受到影響。

症狀

按脊柱損傷的部位和程度,可導致以下一種或多種症狀和體徵:

  • 失去運動能力
  • 喪失或改變感受到熱、冷和觸摸的能力
  • 失去腸或膀胱控制
  • 誇張的反射活動或痙攣
  • 性功能、性敏感性和生育能力的變化
  • 由脊髓神經纖維損傷引起的疼痛或強烈的刺痛感
  • 呼吸困難、咳嗽及痰涎積聚

治療及康復

在脊柱受創的康復過程中,透過仔細的檢查和分析,我們會配合個別病患者的需要而設定適當的治療,目的是盡快提升他們的體能及心理質素,讓患者能盡早適應並融入社區生活。主要的治療方法包括: 

  • 體能訓練及功能訓練 Physical & functional reconditioning program - 患者在脊柱受創後將會面對機能喪失而導致的問題,其中常見併發症包括:肌肉萎縮、關節僵硬及筋腱萎縮等。這種種問題將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活動和自理能力。透過體能訓練,如肌力加強訓練、肌腱伸展訓練,關節活動訓練及耐力訓練等,患者可學習重新適應剩餘的身體機能,盡量提升自我的活動能力。
  • 胸肺物理治療 Chest physiotherapy - 呼吸道併發症是脊柱受創病人致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頸椎和上胸椎脊柱受創的患者因胸肺功能受損,肺活量將會因而下降,痰涎亦會容易積聚,這大大增加了罹患肺炎的機會。在脊柱神經康復中,胸肺物理治療扮演著重要角色,透過呼吸運動 (breathing exercise)、胸肺擴展運動 (chest mobility exercise) 及特別的姿勢擺放 (postural drainage) 可保持患者的肺活量及呼吸的暢通。
  • 心肺功能的訓練 Cardiopulmonary re-conditioning program - 在長期住院期間,患者會因活動能力下降而導致心肺功能衰退。我們會透過一系列的帶氧運動訓練 (aerobic training),令患者的心肺功能回復,讓他們能夠應付一切日常活動。
  • 步行訓練 Ambulatory training program - 極大部份的脊柱受創患者會喪失了步行甚至站立的能力。怎樣令他們重新站立和步行是十分重要的療程目標。在一些非完全性脊柱受創病例中,物理治療師會以不同的助行器輔助患者進行步行訓練。
  • 輪椅訓練及選擇 Wheelchair management - 完全性脊柱受創及喪失步行能力的患者會接受輪椅訓練以代步。物理治療師會因應個別患者的身體狀況、家居及社區環境因素去選擇他們適合的輪椅,並配合相應的輪椅操控技巧訓練以應付不同環境及地勢。

機械腳步態訓練 Robotic Gait Training

患者因脊椎神經受損而喪失了步行甚至站立的能力,怎樣幫助患者重新站立和步行,剛開始的階段最艱難。機械腳步態訓練 Robotic Gait Training為近年復康科技的新發展,為患者帶來了新希望。

物理治療師會全面分析患者的步行能力及步態,以機械式外骨骼配合電腦程式,輔助患者在安全環境下進行個人化的步行及相關訓練,透過系統評估盡快學習正確步姿。富針對性的機械腳步態訓練因此能逐步強化肌肉,加强步行能力和患者參與訓練的意欲,以期提升生活質素。


柏金遜症

柏金遜症是一種慢性神經退化疾病,主要影響運動神經系統,成因目前還不清楚,但普遍認為和遺傳與環境因子有關。症狀通常隨時間緩慢出現,早期最明顯的症狀為顫抖、肢體僵硬、運動功能減退和步態異常,通常發生在60歲以上的老人,約有1%的老人罹患該病,男性較女性多患得這病症。

症狀

柏金遜症的症狀和體徵可能因人而異。早期跡象可能是溫和的,不一定會引起注意。症狀通常始於身體的一側,即使在症狀開始影響左右兩側之後,通常在該側仍然更糟。可分爲幾個不同的階段,從最溫和到最嚴重,每個階段有其共通性,但程度會有所不同。

最初的階段可能只呈現輕微的症狀,例如身體一側的震顫。通常症狀頗輕微,還沒影響日常生活,但周圍的人可能會注意到,行走姿勢或面部表情略有輕微變化。

之後身體的震顫或僵硬可能加劇,姿勢和走路的困難變得明顯,日常活動可能難以實現,隨著症狀變得更糟,患者可能開始失去平衡導致跌倒,並且動作可能變得非常緩慢。

在後期階段,許多患者仍可以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站立,但活動受到很大的限制。之後,最晚期的階段,大多數患者將難以行走和站立,通常需要輪椅,日常生活都需要援助。

成因及預防

柏金遜症的病因一般未明,相信涉及遺傳和環境等因素。動作困難的症狀是由於中腦區域的細胞退化所致,導致腦部這些區域的多巴胺不足,爲何這種細胞退化的原因知之甚少,診斷主要基於症狀,輔以影像掃描等檢查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治療及康復

雖然柏金遜症目前無法根治,除了藥物治療外,研究也證明適當的運動、物理治療步態的訓練、語言治療改善發音,以及吞咽評估都能幫助病人改善因病引致的生活問題。

透過仔細的檢查和分析,我們會配合個別病患者的需要而設定適當的治療,目的是盡快提升他們的體能及心理質素,讓患者能盡早融入及適應社區生活。


患有神經障礙的患者通常表現出不同類型和水平的運動障礙,而恢復移動性能是康復過程中至為關鍵的挑戰之一。體能活動對保護患者免受其他併發症的影響具有重要的健康意義,旨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機器人外骨骼步態訓練

這是什麽呢?

  • 一種動力的髖膝關節醫療康復用途的外骨骼,用於全面的步態治療,專注於患者的平衡、重量分佈和步伐。
  • 特點
    • 可變輔助控制,支援不同程度的運動損傷患者
    • 基於每個步驟後收集的步態數據進行自動輔助並重新調整,按患者的進度循序漸進
  • 優點
    • 能夠提供高劑量和高強度的訓練
    • 為患者和治療師提供卓越的康復體驗

適合誰人使用?

  • 設備經FDA批准用於從中列病患中康復的患者
    • 中風引起的偏癱
    • 脊髓損傷在T4至L5水平和T3至C7水平

這是如何運行的呢?

  1. 評估 - 確保患者適合機器人步態訓練
  2. 目標設定 - 為患者提供意志動力
  3. 培訓計劃
    1. 每次大約60分鐘
    2. 可以補充其他治療以最大化訓練效果
      1. 平衡訓練
      2. 心血管訓練
      3. 強化訓練
      4. 其他功能性流動訓練
  4. 重新評估 - 衡量結果並相應調整計劃,以獲得更好的效果

服務單張及小冊子


聯絡我們

  +852 8102 2022

  CustomerCare@VirtusMedical.com

  香港皇后大道中122號尚至醫療大樓11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