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遺尿
關於夜遺尿
尿床俗稱「瀨尿」,是幼兒的常見問題。一般來說,兒童的膀胱在五歲左右便發展成熟。假如你的孩子已屆五歲或以上,日間排尿正常,但每月超過兩次於夜間尿床,醫學上便可算是患上「夜遺尿」。病情嚴重者每周更有可能尿床四次或以上。 兒童夜遺尿的問題不止對家長造成困擾,更可能對兒童造成心理影響。因此,若然你的孩子在五歲後仍出現尿床問題,便應及早求醫。
夜遺尿成因
兒童夜遺尿的成因可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類,當中八成屬於原發性。
原發性夜遺尿
原發性夜遺尿的成因大部分均未能確定,以下是其中一些可能性:
- 膀胱功能問題: 例如膀胱容量較小或膀胱功能異常。
- 抗利尿荷爾蒙不足: 因患者的腦下垂體於晚間分泌抗利尿荷爾蒙不足,令腎臟製造過多尿液,導致尿床。
- 大腦醒覺反應問題: 兒童在入睡後感覺不到膀胱已滿,所以未能作出反應,控制排尿。
繼發性夜遺尿
繼發性夜遺尿多由生理因素引起,包括疾病,如膀胱病變、泌尿道感染、膀胱過度活躍症、糖尿病和腎功能受損等。
夜遺尿有機會影響兒童的心智發展,患者會感到羞恥、自卑和缺乏自信,甚或會無心向學和不敢結交朋友,最終可能會產生一些行為上的問題。若患者屬繼發性夜遺尿,更應及早治療,以免影響兒童健康。
診斷方法
病史和身體檢查
了解患者的小便習慣及尿床細節,並排除繼發性夜遺尿的可能,如心臟病、糖尿病或其他內分泌問題; 另外亦包括檢查脊椎神經,以排除隱性脊柱裂的可能性。
尿液檢查
檢查泌尿道有否受到感染。
膀胱功能檢查
詳細評估膀胱的各項功能指標,包括膀胱容量、肌肉穩定性、伸展性、壓力、排尿情況及括約肌協調等。
排尿紀錄
由家長填寫膀胱日誌,記錄小朋友每天的小便次數、時間和尿量,方便醫生斷診。
治療方法
醫生會針對兒童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治療策略:
改變生活習慣
- 控制兒童在晚間水分的攝取量(包括水、湯、牛奶及粥等),特別在晚飯以後盡量少喝水。
- 避免於晚間進食高水分的水果。
- 少喝利尿的飲品,如咖啡、茶、朱古力或其他含咖啡因飲品。
行為治療
- 每天填寫遺尿紀錄表 : 資料能助醫生斷症和監察治療成效,亦可增加兒童對治療的積極性。
- 設定鬧鐘在晚上提醒兒童起床如廁。
- 使用尿床感應器: 把感應器放在小朋友的內褲內,當感應器接觸到尿液時便會發出聲響,以喚醒小朋友如廁。這訓練能增強小朋友的反射作用,漸漸懂得在睡夢中感到尿意時自覺地起床如廁。
藥物治療
補充抗利尿荷爾蒙,減少患者晚間的尿液製造,繼而減少排尿次數。
手術治療
中度至嚴重程度的患者可透過小型手術在膀胱肌用注射肉毒桿菌。
心理輔導
- 一些突發性的壓力或生活環境轉變可能是繼發性夜遺尿的原因之一。
- 若小朋友出現情緒問題或社交障礙,或需尋求心理輔導。
常見問題
問﹕本港有多少兒童患有夜遺尿?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全港約3.1%的人(約3萬人)會在5至19歲期間患上夜遺尿,當中男童的比率略高於女童。以10歲的兒童為例,男女夜遺尿的比率分別為3.0%及2.4%。
問﹕兒童夜遺尿和心理問題有關?
這是一個謬誤。目前未有證據顯示兒童夜遺尿是由心理問題所致。相反,不少心理問題是由夜遺尿引起。
問﹕夜遺尿會隨著兒童長大而痊癒嗎?
數據顯示,5至10歲患者中,每年僅一成半人停止夜遺尿。而自行停止夜遺尿的機會,會隨著兒童成長而減低。
問﹕治療多久少會有成效?
兒童夜遺尿的治療過程因人而異,可以歷時數個月至一年不等。近八成的兒童在接受一年的治療後,夜遺尿的次數能減少達九成。
問﹕如未能及早治療夜遺尿,會對兒童帶來甚麼影響?
夜遺尿能為兒童帶來身、心兩方面的影響。身體方面,由於兒童未能進入深層睡眠,睡眠質素會較一般兒童差,有機會影響日間的生活及學習。心理方面,患病會讓兒童產生自卑感,自我形象低落,容易造成社交障礙或其他情緒問題。